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桂林市燃气行业协会)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有害气体,燃气燃烧时,如果空气中的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就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家庭或生产场所等环境通风差的情况下,吸入一氧化碳就会导致中毒。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时间太长,门窗紧闭通用不良,空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一氧化碳中毒常见症状

程度可分为三级: 1.轻度中毒: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和四肢无力等症状;2.中度中毒: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乎吸困难、视物不清;3.重度中毒: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救护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应以预防为主,秋冬季正值高发季节,提醒居民切实提高警惕,认真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一)烧木炭、煤炉取暖的家庭,绝对不用桶、盆或没有烟囱的煤炉在室内直接取暖。煤炉不要直接安放在卧室。室内生火取暖要定时通风换气。使用煤炉取暖时,睡前要检查炉盖是否盖严,炉内煤炭是否完全燃烧,绝不能封炉取暖。烟囱的出风口要安装弯头,出口不能朝北,以防因大风造成烟气倒灌。烟囱接口处要顺茬儿接牢(粗口朝下、细口朝上),严防漏气。烟筒及烟道口要定期检查和清理,保持排烟通道畅通。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注意降雪、大风、浓雾和气温回升时的煤炉使用安全,做好室内通风,防止煤炭燃烧不完全和烟气倒灌。
(二) 正确安装燃气热水器。建议使用强排式燃气热水器,淘汰直排式和烟道式燃气热水器,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应更换。安装燃气热水器应由有燃气安装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安装,以免留下一氧化碳中毒隐患。每次使用前,要检查安装热水器的房间窗户或排气扇是否打开,通风是否良好。使用中,应开窗保持通风,洗浴时间切勿过长。刮风天气发现安装热水器的房间倒灌风或热水器从烟道倒烟时,应暂停使用热水器。热水器使用中突然熄火或突然出冷水,应迅速关闭,待专业人员检查后再用。要经常检查连接燃气热水器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鼠咬,严防漏气。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热水器淋浴时,排气不畅等情况,极易导致室内一氧化碳浓度骤增,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如条件允许,可安装燃气报警器,更好的保障我们人身、财产安全。
一般冬季早晨7—10时是一氧化碳中毒多发时段;降雪、大风、浓雾和气温回升是一氧化碳中毒多发气象条件;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租住屋、农民工宿舍、农牧区使用老式煤炉的住宅为一氧化碳中毒多发部位。
(三) 使用燃气灶具。点火前要检查是否漏气。灶具连续打火未点燃时,应开窗通风,稍后再点火。使用中,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使用后、临睡前、外出时,要检查灶具开关和管道阀门是否关闭。火锅店的就餐饮场所和加工场所要做好透风换气工作。使用管道煤气时,也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
(四) 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切勿在车内睡觉。使用煤炉加温的塑料大棚、使用木炭的火锅店、使用柴油发电机的场所,都应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一)自救。当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嗜睡等轻度中毒症状时,要设法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并呼叫他人速来相助。
(二) 他救。一旦发现中毒者,救助者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进入室内,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病人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如病人已昏迷,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如有呕吐,应及时清理口鼻内的分泌物;如有窒息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如发现是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灶具开关,切勿开关电器和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爆炸。
我市各县(市、区)同步开展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燃气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用气知识、教市民辨别不合格燃气器具,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此外,活动现场还展出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和安全用气常识展板,让市民能够更全面了解相关知识。除中心广场宣传点外,全市各县(市、区)同步开展宣传活动,共设宣传点30多处。从市城管支队了解到,近年来,城管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燃气安全宣传和整治行动,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共开展进小区、学校、社区宣传300余次,商业用户应急处置培训22次,发放宣传资料7.3万份。燃气企业同时开展入户燃气安全大检查,发放安全宣传资料20.88万户。截至目前,通过大量宣传、入户安检等有效手段,排除燃气安全隐患户数达26406户。
在此,强烈呼吁各燃气企业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用气的安全意识,切实降低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